科技产业管理处
设为首页  |  加入收藏
本站首页|产业处概况|新闻中心|政策法规|党群工会|投资企业|学科公司|党史学习|下载专区|大学科技园
党史学习
 党史学习 
党史学习
当前位置: 本站首页 > 党史学习 > 党史学习 > 正文
 

用深化改革不断提升创新“势能”

2020年12月07日 点击:[]

这几天,有关“嫦娥五号”成功登月取土的图文刷爆了朋友圈。据悉,此次“嫦娥奔月”是我国“探月工程”第六次任务,也是中国航天史上迄今为止难度最大的任务之一,将创造首次月球无人采样返回等诸多中国“第一”。

此前,“奋斗者”号潜水器在逐梦深蓝的道路上又“潜”进了一大步,13次下潜大海深处并创造了10909米的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,标志着我国在大深度载人深潜领域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。

“可上九天揽月,可下五洋捉鳖,谈笑凯歌还。”时过境迁,梦想已成现实,令人备感自豪。从航天探月到载人深潜,从5G移动通信到第三代核电,一系列科技领域的重大突破,为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作出了积极贡献。数据显示,2015年我国与航天相关的企业年注册量首次突破1000家,2019年我国全年新增航天相关企业超过了2700家。

客观上看,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发生了历史性变革、取得了历史性成就。据统计,从2015年到2019年间,我国基础研究投入从716亿元增长到1335.6亿元,年均增幅达16.9%。2019年,我国研发经费支出高达2.21万亿元,研发强度已超过欧盟平均水平。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最新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,中国的国家创新能力指数连续两年进入全球前15位,成功跻身创新型国家行列。

虽跻身创新型国家“行列”,但还不是“前列”。一字之差的背后,是我国基础研究与发达国家之间仍有较大差距的现实,一些关键领域核心技术长期受制于人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改变。与此同时,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,无论是增强内生动力还是应对风险挑战,都对创新这个关键变量提出了更高、更迫切的要求。

对此,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,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,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。这是我国五年规划历史上的第一次,也是继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把“创新”放在五大发展理念之首、党的十九大提出“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”之后,中央对进一步深化科技改革创新的再认识、再部署,凸显了以改革促创新、以创新促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。

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,要把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作为坚持创新驱动、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的重要内容。总体看,经过多年发展,我国科技创新的基础性制度框架已基本确立,但创新环境不完善、科技评价导向不清晰、科技管理效能不高等短板依然较为突出,需要进一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,为科技创新提供与其相适应的实践载体和制度安排,用改革的强劲“动能”,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与水平的“势能”。

要辩证处理好科技自立自强与开放合作的关系,强调以全球视野谋划科技创新,不断融入全球创新体系。中国的科技创新从来都不是封闭式创新,今后也不会关起门来自己搞创新,但要清醒地认识到,关键核心技术要不到、买不来,根本出路在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,努力办好自己的事情。当然,也要不断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经验,加强科技交流合作,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等全球性挑战中贡献更多“中国方案”“中国智慧”。

要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,推动“技术优势”变为“市场优势”。从供需关系看,需求牵引供给、供给创造需求,要形成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,科技创新将是最有力的支点。当前,我国产业链供应链遇到了一些问题,关键是“卡脖子”技术问题,一些前瞻性、引领性的科技储备还远远不够。对此,要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科技攻关,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,真正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、经济强、国家强的发展路径。


上一条:新华网评:从榜样中汲取奋进的力量
下一条:新华社评论员:弘扬宪法精神,建设法治中国——写在第七个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


关闭

 

版权所有:青岛科技大学科技产业管理处
地址:青岛市四方区郑州路53号 邮编:266042
电话:84023658 邮箱: cez@qust.edu.cn

您是第 位访问者